管理智库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管理智库
首页 > 新闻资讯 > 管理智库
管理智库

集团如何建立内部控制

日期:2016/4/8 11:06:30  点击数:
集团如何建立内部控制
  一、内部控制的概述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的各级管理层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和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利用单位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
  内部控制按其控制的目的不同,可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会计控制是指与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财务活动合法性有关的控制;管理控制是指与保证经营方针、决策的贯彻执行、促进经营活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有关的控制。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并不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有些控制措施既可以用于会计控制也可以用于管理控制。
  二、内部控制的建立
  相比市场经济充分发育、企业治理相对完善的西方发达国家,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无论在重视程度、设计水平还是执行力度上,都远远落后。在国内企业中,除了部分大型央企和外企内部控制相对完善,其他大部分企业内部制度都是比较薄弱的。因此,无论出于外控导向还是内需导向的考虑,企业都很需要有一个先进的、系统的、标准的内部控制参照体系。2008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出台,在极大程度上解决了此前国内众多内控规范标准不统一、不系统和不具备可操作性的问题,为中国企业的科学、高效和规范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参照如何建立集团公司的内部控制呢?内部控制的建立要坚持以下三项基本原则:一是严密性原则。内部控制必须渗透到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考虑到各种可能的情况与因素,不能留有任何死角和空白,做到无所不控。二是可行性原则。要使内部控制充分发挥控制作用、在各部门和各岗位得到贯彻实施,要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制度,如果脱离实际,只图书面上的科学、完整,在实际中无法贯彻落实,到头来反而成为负担。三是时效性原则,是指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改善要跟上业务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树立“内控先行”的思想。任何制度都应讲求时效,特别是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在通常情况下,违规行为为一经发观就会模糊正确与错误的界限,随之出现接二连三的效仿者,以至法不责众、骑虎难下。要实行内部控制,重点应当在组织结构及职责分工、授权批准、会计记录、资产保护、职工素质、预算管理等重要环节组织实施。
  (一)组织结构控制
  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首先要从本单位的组织结构开始,主要包括:确定单位的组织形式、明确相关的管理职能和报告关系、为每个组织单位内部划分责任权限。
  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单位在确定和完善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集团可根据各自的组织结构,建立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和权限,部门之间也应建立职责分工,各部门内也要建立相应的职责分工,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相应的职权,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经济业务。不同的部门或个人相互牵制以保证各项经济业务的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等各环节的规范运行,便于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这一系列内控制度的建立会有效地保证权责明确、职能清晰,保障整个集团各项活动的正常运行。
  (二)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批准是指单位在处理经济业务的过程中必须经授权批准以进行控制。企业每一层的管理人员既是上级管理人员的授权客体又是对下级管理人员授权的主体。
  内部控制要求明确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的责任和权限,以及每笔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程序。比如一般授权方面企业可以按照自己的业务情况授权生产经营支出在履行程序后应附上付款合同,业务主管部门应签署合同的执行情况;付款金额在100万元以下的,由负责财务的副总经理、总经理审批;付款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由董事长加签后办理。特别授权指受权处理非常规性业务,比如凡涉及产权变动、资本性项目投资、对外担保、股票发行等需经集团董事长或总经理办公会讨沦。
  (三)会计记录控制
  会计记录控制的要求是保证会计信息反映及时、完整、准确、合法。一个单位的会计机构实行会计记录控制,要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的分工,使之形成相互分离和制约的关系。经济业务一经发生,就应对记载经济业务的所有凭证进行连续编号,通过复式记账,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账户中进行登记,以防止经济业务的遗漏、重复,以揭示某些弊端。
  集团可依据《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建立一套完整的、专门的、操作性强的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体系及财务管理流程。集团公司首先必须拥有健全的会计工作机构,可设立财务部,并按岗位分离原则在各职位上配置相应的会计人员,各会计人员要职责明确,贯彻“责任分离、相互制约”原则。集团公司的财务部和各子公司、控股公司财务部门实行统一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制度,各级财务机构都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以保证财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各子公司、控股公司财务部门在业务上受集团公司财务部的指导、检查和监督,每月要求其向集团财务部、审计部报送财务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集团职能部门认真对报表进行比较分析,及时发现、反馈、上报大量现金流动、资产大幅增加或减少、经济指标大幅变动等经营异动情况,建立异动和专报机制。各项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形成了规范的内控体系,能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为集团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了保证。
  (四)资产保护控制
  资产保护控制主要包括接近控制、盘点控制。接近控制主要指严格控制无关人员对资产的接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才能够接触资产。一般情况下,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和存货等变现能力较强的资产必须限制无关人员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可通过保管、批准、记录及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和授权批准控制来达到。盘点控制是指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并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进行比较,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如不一致,可能说明资产管理上出现错误、浪费、损失或其他不正常现象。   (五)职工素质控制
  职工素质控制包括企业在招聘、使用、培养、奖惩等方面对职工素质进行控制。集团公司可设立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建立员工聘用、培训、辞退与辞职制度。员工薪酬、考核、晋升与奖惩等劳动人事管理制度,各子公司、控股公司应遵守集团公司劳动、人事及薪酬管理制度。人员聘用方案、薪酬分配方案等必须事先报集团公司批准后方可实施。这一系列内部控制的建立能有效地保证员工的敬业精神、促进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为员工和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和人力资源保障。
  (六)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批准的预算就是单位的法令,单位内部的各部门都必须严格履行,并辅之以对等的权、责、利关系。预算控制由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核等构成,可由内部审计部门负责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预算编制应以集团总体发展战略为中心,坚持效益优先、积极稳健和权责对等的原则,对预算基本原则、管理机构、编制内容、编制程序、执行与调整、分析和考核各环节建立一系列预算管理制度。通过预算的编制和实施,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比较分析内部各单位未完成预算的原因,并对未完成预算的不良后果采取改进措施。这些制度的实施能有效地促进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化、提高企业总体管理水平、增强集团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七)风险控制
  在公司快速发展中,投资和合作情形越来越多,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按形成的原因一般可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大类。
  经营风险是指因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企业盈利带来的不确定性。比如决策失误、自然环境变化、税收调整以及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经营风险多数情况来源于企业外部,尽管如此,企业仍应采取有效的内控措施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识别并加以防范。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举债而给企业利润带来的不确定性。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关键是要保证有一个合理的资本结构,维持适当的负债水平,既要充分利用举债经营这一手段获取财务杠杆的收益、提高自有资金盈利能力,同时也要注意防止过度举债而引起的财务风险的加大,避免陷入财务困境。
  (八)监督评价机制
  集团公司应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制定规范、严格的内部审计工作规定。集团公司设立审计部,并配备专职负责人、专职审计人员,对集团公司各部门及所属各企事业单位、控股公司的经济活动、经营流程、内部控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独立进行审计监督和评价。内部审计监督制度的执行在集团公司内部可以进行有效的审计监督,为确保公司各项内控制度的执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来源:中国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