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中化集团:央企之内控样本

日期:2020/9/25 16:41:09  点击数: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下称“中化集团”)于1999年成立了风险管理部,是最早成立风险管理部门的央企。对于内控,他们有着不少的体会。


“四可”管理目标


在中化集团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张宝红眼中,风险并不是一个绝对的贬义词,而是一个中性词,重在经营好风险。


“中化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体现在四个‘可’上,即风险可知、可控、可承受、可管理。”张宝红表示。


他分析说,前面两个“可”很好理解。对风险一词的中性理解更多地体现在后面两个“可”上。任何一笔业务都可能有风险,做到风险可承受、损失可承受就是“可承受”。针对最后一个“可”,企业所有围绕风险管理的工作及制度安排,都要有执行力,有可管理的能力。无论是哪个部门,都要各自履行好自己职责,承担好自己的风险管理责任。


张宝红告诉记者,这是一套协调配合的机制,每一个风险都在中化集团的职能部门中得到体现。在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都承担主要责任的部门及与之配合的部门。所有的风险管理工作在责任上都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部门。


前中后台“分庭抗礼”


中化集团风险管理的另一大特色是前中后台管理架构的建立。张宝红形象地分析说,前台就是做业务,后台是财务管理,管钱的。相对而言,中台就是以风险管理为主的,包括业务执行过程中一系列责任部门。中化集团把集团整个业务流程人为地划分为前台、中台及后台,三者之间相互独立地行使自己的职责,这是中化集团这一管理体系的亮点所在。


为什么要让前台、中台及后台各自独立?在企业经营中,客户资源是核心资源。不少企业都难免出现大牌业务员将客户资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状况,这对企业整体发展是不利的。


“当前台的业务员只能签合同、开拓业务时,业务员肯定不高兴。为了保护自己手里的客户资源,业务员恨不得一手包办所有的工作,只在最后通知处于后台的财务部门收款。”张宝红分析说。因此,中化集团在执行这一管理政策之初也遇到了很大阻力。


他介绍说,中化集团顶住了压力,终于把这一体系建立起来。业务员做前台的事情,中台负责风险管控。在业务员签完合同以后,按照公司一系列流程,把单据交给中台。中台管信用、管存货、管放货、管风险,后台才是财务管理。这一套体系在中化集团十几年的企业实践中,从组织保障及工作机制方面保证了集团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本次论坛观察员、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授郭永清十分赞同中化集团的这一做法。


“流程搭建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同时也是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工作最终目标之一,就是业务环节的标准化。”郭永清分析说,换一个人也马上能够接手同样的工作,这才叫做标准化。企业的资源永远不能控制在个人手里,企业的资源不能变成个人资源或者部门资源。通过对前台、中台及后台的划分,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量身打造认证评级体系


“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的管理,特别是风险管理工作,不是简单地检查几次,提示几句就完事了。”张宝红说。


对于下属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中化集团想得很远、想得很深入。用张宝红自己的话说,叫给自己量身订作了一套风险认证评级体系,来对下属经营单位进行“体检”。


他告诉记者,风险认证就好像是下属企业的一项“体检”。


上级单位拿着一套体系对下属经营单位进行一次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


张宝红介绍说,中化集团专门设定了2个维度、9个方面的指标,具体细化到68个项目、165个评分项。其中,中化集团十分重视量化指标的权重,量化指标占到整个体系的40%。量化是风险管理中的一大难点,这些量化指标有助于更直观地进行评价。


在设计体系过程当中,集团层面分别依据行业特点、企业财务表现等指标判断企业的风险水平。然后再考察下属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主要涉及到组织架构如何,制度流程如何,人员素质如何,历史风险事故情况及最近3年事故情况等。


最后是调整,主要涉及到企业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没有特别事件,比如越过红线事件、越级审计等,这种情况是要倒扣分的。当然,要尽可能结合企业的营销特点来设定指标。


张宝红说,指标体系的设计不是背对背决定的,要跟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并且征求下属企业的意见。集团层面很坦诚地与各个经营单位不同层面的业务经理、财务经理、风险管理经理进行讨论,考虑指标体系的可适应性,尽量让指标具备共性。


“只有用具有共性的指标去评价企业,下属企业才能服气。”他表示。


张宝红说,在评级之后要给下属单位定档,一共分为A、B、C、D4档。企业的风险级别是两个B还是两个A,必须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对照这个结论,对下属企业的授权进行调整。


将风险管理评级工作与公司授权管理相结合,实现动态的监管过程。并通过这种量化评级认证,对下属企业提出系列整改要求。


“这一套闭环式管理叫做短板管理,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


每隔一年到两年对该企业进行一次体检,周而复始地对企业风险管理情况进行评级,推动下属经营单位提高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张宝红坦言。


在评级影响授权的前提下,中化集团还将风险管理评级与业绩考核挂起钩来。在各个经营单位的绩效评分卡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风险管理。中化集团根据下属经营单位实际情况,对其设定不一样权重,风险管理能力比较弱的设立权重高,最高占到25%,这会直接左右这家单位的年终考核分数。(来源:中国会计报)